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适配南宁市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,2024年6月21日南宁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协议,采用全国首创的独立产业学院模式,共建南宁学院-华为数字技术产业学院。产业学院引进华为在人工智能、鸿蒙、鲲鹏、5G通信、大数据等方面的先进的专家团队、技术体系和实训设备,在人才培养、技术应用、师资培养、职业认证、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,共同推动教育链、人才链、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融合发展。通过合作共建、“民族根技术+专业”的模式,用华为昇腾AI、鸿蒙、鲲鹏等民族根技术对人工智能、智能科学与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10个信息技术类专业进行系统性重构,实现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改造升级;通过数字赋能、“AI+专业”的模式将华为技术赋能到新能源汽车工程、交通运输、土木工程、新媒体艺术等非信息类专业,推动跨学院、跨专业的数字技术应用,实现非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赋能提升,培养掌握新一代民族根技术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。
师资:引入华为全球培训中心高级专家团队驻校教学,驻校华为专家具有在全国范围的技术项目经验,具备HCIE、HCIP等华为高级专业技术资质,华为驻校专家团队保持在5人以上。
实训室:首批建成华为昇腾(人工智能)实训室、鸿蒙实训室、鲲鹏实训室和大数据实训室,配备昇腾910人工智能算力集群、昇腾AI实训套件、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实训箱、智联场景应用实训箱、5G场景实训套件、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交通系统等先进的实训教学条件。
专业课程:面向人工智能、智能科学与技术、智能制造工程、软件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机器人工程、物联网工程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、通信工程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信息技术类专业开设华为《智能设备开发》、《鸿蒙应用开发》、《智能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》等华为技术栈原厂课程34门;面向跨学院、跨学科微专业开出《人工智能基础》、《鸿蒙应用开发》等课程3门。
技能竞赛:通过全国首创的独立产业学院模式,学校和华为广泛培养、提升各专业大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,组织学生参加华为ICT技术大赛。2024年12月,学校首次组织参赛,共有127名学生在广西区赛中获奖,其中一等奖33人,二等奖43人,三等奖51人,获奖学生横跨5个二级学院的12个本科专业。参赛的规模和获奖人数均为广西本科高校之最。
职业认证:学校通过“教学+实训+资助”多措并举的新模式,支持大学生报考华为职业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,自2024年12月首次华为认证培训启动以来,已有37名学生取得华为HCIP、HCIA等职业技术资质。
实习就业:学校携手华为及其生态圈企业共办南宁学院-华为ICT人才联盟就业双选会。在2024年12月的首次双选会上,共汇聚50家华为生态圈企业,为南宁学院毕业生提供近千个优质就业岗位,双选会与全国首创的产业学院落地新模式受到广西电视台、南宁电视台、南宁日报等媒体报到,赢得良好的社会反响与赞誉。